9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教学研讨会。会议特邀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黔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德召博士教授、陈伟华副教授参加。研讨会围绕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参与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命春首先对铜仁学院两位外聘专家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的召开背景与核心目标。他着重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此次深度交流,凝聚多方智慧,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研讨环节中,我校思政课教师与两位外聘专家围绕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王德召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聚焦新教师成长与教学能力提升,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引导三个维度提出五项具体建议:一是精准开展学情分析,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力水平与认知特点,为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杜绝 “一刀切” 式教学;二是精心打磨教学方案,在备课环节注重教案内容的准确性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三是强化课堂互动设计,通过问题链引导、案例研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推动学生从 “被动听” 向 “主动思” 转变,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四是突出政治素养培育,强调思政课教师需持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与教学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是注重教学与时事结合,建议常态化引入时政热点案例,鼓励学生提前搜集资料、预习思考,提升课堂讨论的深度与现实针对性,让思政课更具时代感与生命力。
随后,陈伟华副教授从教务管理服务教学的角度提出专业建议。他指出,二级学院应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教务处的沟通协作,优化教学安排、课程实施等工作流程,提升教务管理效率;同时建议学校建立健全教务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求与建议,为教师集中精力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营造更优质的保障环境。
此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学习平台,两位外聘专家的宝贵建议为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系统梳理研讨成果,把专家建议转化为具体教学改进举措,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